最新消息

心理新知文章

回上層

【心理心知】人際界線-增加人際免疫力

藍羚榛臨床心理師/撰文
 
「界線」(boundary)這個名詞,源自於家族治療結構大師米鈕慶(Miunchin)的結構派家族治療書中,他提出在家庭的系統中,需要清楚定位每個角色要做的事情,如果角色定位模糊不清,就會出現界線的問題。
成長的過程當中,以下的狀況都可能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界線模糊的關係。
嬰幼兒、孩提時期,在還沒準備好接受讓別人靠近的時候,父母就允許別人接過去擁抱、觸碰自己的身體。
在還是孩子的時候,被賦予要看顧好弟弟妹妹的任務,要求禮讓年紀較小的弟弟妹妹,忘記你當時其實也是一個需要被照顧、呵護的小孩。
在感情中總是在付出,照顧另一個人,對方卻很少用你喜歡的方式來對待你。
在關係中看到很多對方的需要,你自己的需求一再被忽略。
職場上接下燙手山芋之後就轉移不出去,做得好沒有得到肯定,出包還可能會得到嚴苛的評價。
身邊的人以求好心切之名,說出讓你覺得被冒犯的話,感覺很憋屈。
當人際之間的界線缺乏彈性時,為了保有自己,就必須失去別人。
當人際之間的界線模糊不清時,為了得到別人,就要選擇失去自己。
當你想著:「忍過去就好了」
他現在會做出讓你覺得不舒服的事情,他明天之後可能還是會這樣做。
不表態,等於容許別人用這樣的方式對待你,一再將自己交由別人決定。
當你集中火力思考:「我要想辦法報復他」
時間和注意力是有限定額度的重要資源,如果對方不是那麼在乎、也不尊重你的需要,可以做的是聚焦在清楚並守護好自己的界線,把力量收回來善待自己。善待你的人會尊重你的需要。
當你嘗試用:「不要理他就沒事」
試想一個國家的邊界、海域或領空被侵犯的時候,沒有適切的表態,相當於釋放出可以被任意侵犯、讓別人決定的訊息。
界線,就是很清楚什麼可以,什麼不可以。
增加人際免疫力的關鍵在於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,可以清楚地表達,並且有勇氣說出來。有時候為自己說話是困難的,源自於演化心理學中人類最害怕的兩件事情-被孤立,和被拒絕。有時候,我們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需要承擔一些風險,然而最大的風險就是沒有明確的目標。回歸到本質上,我們需要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,從正確的反應開始,堅定與專注地抱持明確的目標付諸執行,引發每一個好的決定和結果。
自我瞭解是心理工作的重要目標之一,期望陪伴各位一起前進。
我們可以同時擁有自己和別人,從健康、有免疫能力的人際界線開始。
 
 
#人際界線 #人際免疫力 #自我探索 #臨床心理師
 
圖片/來自pexels
聯絡我們
會員登入
帳號
密碼
驗證碼
忘記密碼?
忘記密碼
帳號
註冊信箱
驗證碼
會員登入